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重要贺信精神

9月23日,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,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重要贺信精神,研究贯彻落实意见。总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工主持会议并讲话。


会议认为,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致贺信,深刻阐述了质量对保障人类生产生活、促进生产技术进步、增进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,明确提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,是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、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动员部署,是做好新时期质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质量工作高度重视、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。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,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,深入领会精神实质,切实抓好贯彻落实,持续推进质量强国建设,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
会议要求,要改革创新、真抓实干,大力推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,扎实推进质量领域重点工作。要不断健全质量政策体系,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,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,提升质量监管效能。要深化质量国际交流合作,推进质量领域制度型开放,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。要进一步发挥中国质量大会作为国际质量合作重要平台的作用,提升中国质量奖的含金量和影响力,继续积极参与国际质量合作,借鉴吸收国际先进质量经验,努力提高质量水平,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。


总局及有关领导甘霖、唐军、田世宏、秦宜智、熊茂平、李利、焦红参加会议。总局总工程师、食品安全总监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总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,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与会。


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重要贺信精神的通知。通知明确,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为指引,抓好各项质量工作的落实落细:


(一)健全质量政策体系。今年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启航之年。各地要结合实际,落实中央关于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,研究出台新时期质量发展、质量强省(区、市)的政策措施,优化质量工作制度机制,持续完善“大市场、大质量、大监管”工作格局,不断丰富质量激励、质量约束、质量分级、质量评价、质量人才和质量责任等政策措施,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础。

(二)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。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消费,瞄准先进质量标准,持续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,加强质量品牌建设,广泛开展优质品牌创建行动,加快建设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,着力打造市场认可、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品牌。要进一步提高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,大力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,扩大认证检测结果互认采信,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,以更高水平的质量供给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
(三)提升质量监管效能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加快构建以风险监测、信用监管、智慧监管、联合惩戒为支撑的现代质量监管体系。健全缺陷产品召回、产品伤害监测、产品质量担保等制度,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和质量纠纷解决机制。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“零容忍”,加大对食品药品、重要消费品、特种设备等民生产品的质量监管,严厉打击各种侵权假冒违法行为,努力营造优质安全的消费环境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、用得舒心。

(四)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。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,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加强计量、标准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等体系和能力建设,适度超前布局一批面向国际前沿、定位创新导向的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品质检中心,强化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。着力打通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堵点,化解一批影响重点产品可靠性的质量痛点,解决一批民生消费领域存在的质量难点,培育发展一批质量竞争型产业。

(五)加强质量国际合作。持续深化双边、多边、区域质量合作,完善“一带一路”质量合作机制,大力开展务实质量合作,交流互鉴最佳质量管理实践,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,共同提高质量管控水平。着力推动质量领域制度型开放,优化质量标准规则,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研判,促进计量、标准、合格评定等有效衔接,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合力推动质量管理模式、工具和方法创新,更好支撑产业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,促进质量创新共建共享。


信息来源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