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我国质量发展的“成绩单”,这16组数字值得关注!
下面,让我们通过一组组数字,共同回顾盘点2022年我国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“成绩单”——
一、质量强国建设1、在原来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,国务院成立了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,国务院分管领导亲自担任召集人,成员单位由23个增至32个,强化了跨部门、跨领域协同配合。
天津、内蒙古、吉林、黑龙江等18个省区市也相应加强了质量强省(区、市)领导小组建设。
2、北京、河北、安徽等20个地方出台了相关文件,深入谋划建设质量强省新思路、新举措。
山东、上海、湖南、青海等地召开全省质量工作大会,书记、省(市)长到会动员、作出部署,各地质量工作呈现出高位推动、高效落实的新局面。
3、市场监管总局联合20个部门开展2022年全国“质量月”活动,国务院总理对全国“质量月”活动作出重要批示,2000多万一线员工参与“质量月”活动,推动全社会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。
4、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教育、工信、公安11个部门完成2021年度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;开展2021年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励,北京市海淀区、上海市闵行区等10个地区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,市场监管总局出台39项激励支持政策包,因地制宜对成效突出地方落实激励政策。
二、质量提升行动
5、经国务院同意,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信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《进一步提高产品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,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,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出6个方面22项工作措施。
6、对20个大类行业、48个小类行业的2100余批次样本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专项调查,构建分层次质量统计监测制度。
7、推进服务质量监督监测,公共服务质量监测领域扩展至12个,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20个城市,监测样本量、城市数量均进一步提高。
8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.29%,实现企稳回升。
9、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到79.09分,连续4年保持上升并趋近“满意”区间。
10、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77.56分,民航服务、快捷酒店、快递服务等领域服务质量水平得到提升,涉老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改善。
三、质量安全召回
11、2022年,推动企业召回缺陷车辆448.8万辆,其中受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召回车辆 175.9万辆,新能源汽车召回121.2万辆。
12、2022年,全国共召回消费品996.6万件,受缺陷调查影响召回的次数和数量均超过90%。
13、全年采集13个大类、80余个小类、2.3万个产品伤害信息14.5万条。
四、质量基础设施
14、全国958家企业创新形成1482项企业标准领跑者。
15、累计在700余个城市建成1372个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,促进了计量、标准化、合格评定等要素有机融合。
16、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,综合运用质量提升、登记注册、知识产权等职能手段,为82.5万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.1万个,节约成本25.5亿元。
信息来源:中国质量报